第四百五六章 外戚干政-《大明次子》
第(1/3)页
一个午后,一名长相儒雅的男子正在家中的院子中用力的砍柴,此时男子家的门前,一堆人都看着男子微笑,有的也指指点点,为什么会这样,因为这位长相儒雅的男子,就是一位幸运的家伙。
他一介平民居然被公主给看上了,虽然公主是二婚,但是这也是无上的光荣呀。
但是这位长相儒雅的男子却并没有得意,他反而很平静,还在家中默默的砍柴,因为这位男子知道,他成为驸马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,仅仅只是替代品而已。
这是朱元章的一次试验,欧阳伦是开始,现在是这位男子,安庆公主也是试验的一部分。
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的女儿都被称为公主,而她们的丈夫则被称为驸马,这一称号因汉武帝时期设置的“驸马都尉”而得名,按理说,以公主金枝玉叶,尊贵无比的地位,驸马的身份也一定不会差到哪去,从很多的影视剧中便能看到,被选中的驸马不是这家大臣的公子,就是那家武将的少爷,正应了我们常说的“门当户对”。
可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却反其道而行之,规定公主只能嫁给平民男子,不许文武大臣的子弟娶公主为妻,这个朝代就是明朝,想当初,开国皇帝朱元章建立大明朝之后,便立下了这条规矩,从此以后,明朝所有的公主全部依规而行。
那么,朱元章为什么要立下这条规矩呢?说出原因令人唏嘘不已,原来,这是因为朱元章非常忌讳外戚干政,他担心大臣武将用子女联姻的手段来干预朝政,甚至发生抢班夺权的危机。
因此,为了从根子上斩断外戚干政的危险,朱元章便下了死命令,不许皇家和大臣武将联姻,于是乎,我们便会看到,明朝皇室公主的婆家往往都是寒门之辈,在政治上没有多少地位。
由于婆家势微,就是想通过联姻的方式对朝廷施加影响力也很难办到,从洪武大帝到崇祯皇帝,虽然宦官干政的危险没有消除,而且在特定的年代还非常剧烈,但不得不说,像以往朝代那样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倒是有效地避免了。
不过呢,凡事有利也有弊,虽然这样一来避免了外戚干政的情况,但也苦了明朝的那些公主们,原本一个个的生活在皇家,天天锦衣玉食,侍从前呼后拥,风光无限,转眼间就要去过普通人的生活,这心理上的落差可想而知。
当然了,毕竟是皇室嫁公主,哪怕是普通人家,找的驸马也必须经过精挑细选,无论样貌还是才学肯定不能太差,因此,在明朝时期,民间男子争当驸马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,可因此也就产生了一个问题,甚至说是难题。
这个难题就是,由于官府和民间脱离,皇家又是高高在上的存在,那么,到底该如何了解和挑选驸马呢?也就是说,挑选驸马的依据是什么呢?不得不说,在没有科学鉴定方法的当时,只能靠口碑相传以及别人的推荐来挑选驸马。
说句不好听的,驸马的好坏高低、优良中差,完全就是凭经手人的一张嘴而已,而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弊端,那便是中间有着很大的人为操作空间,曾经就有几位公主深受其害。
比如弘治皇帝,因为听信了太监李广的吹嘘,差点儿就把女儿德清公主嫁给了名声不好的土豪袁相,要不是后来有人告发李广收取了袁相的贿赂,弘治皇帝及时阻止了这场婚事,德清公主这辈子的幸福估计就全毁了
相比德清公主,万历皇帝的亲妹妹永宁公主可就没这么幸运了,她选驸马的风声一出,很多民间的男子都蠢蠢欲动,其中有个姓梁的富豪用重金贿赂了大太监冯保,此后,经过一番运作,成功的让自己重疾在身的弟弟成为了驸马
结果,新婚刚满一个月,这位梁驸马便一命呜呼了,而永宁公主心情郁闷之下,没过几年便去世了,本来朱元章的出发点是好的,但他只是从大局上着眼了,却并没有为公主多加考虑,由此不能不让人感叹,生在帝王家的明朝公主到底是幸还是不幸。
但是这里又要说一句,和外戚干政来说,牺牲几位明朝公主的婚姻也不是不能理解的,并且嫁给百姓也不一定是不好的。
也有幸福的公主,而外戚干政只要出现一次就是灭顶之灾。
何为外戚干政,就比如一个皇帝正值壮年却不幸意外去世,而皇帝的直系继承人还十分年幼,国不可一日无君,这时候要谁来掌权呢?
那么小皇帝的母亲和她的父族势力就会帮助皇帝掌权,我们就会称之为外戚干政。
外戚和宦官一样,实质上是皇帝权力的异化,他们狐假虎威,借用皇帝的权力来控制朝局。正常来说,外戚干政是封建政治制度的漏洞,长期存在于中国古代。
汉朝是中国第一个长期的封建王朝,汉朝的外戚干政也是在历代王朝中最多的。
首先是因为汉朝初期吕后长期执政,为汉朝外戚干政树立了不好的苗头。其次是汉朝时期激烈的君权与相权的争夺,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是君权越来越强,而相权越来越弱。
等到了唐,外戚干政到达了一个顶点,因为武则天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,武则天的统治被唐朝多数官员所反对,所以武则天必须要借助别的势力,那么他最信任的肯定就是她的家族,也就是外戚。
武氏家族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的势力甚至比皇族的李氏家族还要强大,武三思还是被武则天作为继承人来培养。
第(1/3)页